close

腰痛,赤芍,牛膝,干姜,附子

提問: 彎腰久點就會覺的腰痛? 問題補充: 剛結婚三個月,結婚前也偶爾有感覺腰痛,可現在總覺的痛,彎久點就會痛? 医师解答: 中醫辨證論治   臨證首先宜分辨表里虛實寒熱。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,其證多屬表、屬實,發病驟急,治宜祛邪通絡,根據寒濕、濕熱不同,分別施治。由腎精虧損所致者,其證多屬里、屬虛,常見慢性反復發作,治宜補腎益氣為主。  寒濕型  【證見】 腰部冷痛重著,轉則不利,靜臥不減,陰雨天加重。舌苔白膩,脈沉。  【治法】 散寒祛溫,溫通經絡。  【方藥】  1.主方甘姜苓術湯加味  處方:干姜12克,炙甘草9克,白術15克,茯苓20克,杜仲、獨活各12克,狗脊20克,牛膝15克。水煎服。  2.中成藥  腰息痛,每次2粒,每日3次。  舒筋活絡丸,每次1-2丸,每日2次  腰椎痹痛丸,每次1丸,每日3次。  3.單方驗方  二術苡仁湯  處方:白術30克,薏苡仁20克,蒼術15克。水煎服。  干姜蒼術散  處方:干姜50克,蒼術10克,當歸15克,95%酒精適量。將上藥研細末,過篩,于患部外敷熱烤。每日1次。  強腰散  處方:川烏30克,肉桂30克,干姜30克,白芷20克,膽南星20克,赤芍20克,樟腦30克。將上藥共研為極細粉末,每次30~50克,開水沖調如糊狀,攤于紗布,趁熱時敷貼于痛處,隔日1換。  濕熱型  【證見】 腰痛處伴有熱感,熱天或雨天疼痛加重,活動后可減輕,尿赤。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  【治法】 清熱利濕,舒筋通絡。  【方藥】  1.主方四妙散加減  處方:蒼術、黃柏各12克,薏苡仁30克,忍冬藤、萆薢各20克,木瓜、防己、海桐皮、牛膝各15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  2.中成藥  活絡止痛丸,每次l丸,每日3次。  小活絡丸,每次1丸,每日2次。  3.單方驗方  土鱉蟲粉:土鱉蟲7只,焙干研成粗末,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晝夜,去渣,分服,每日1劑。  補腎活血湯  處方:當歸、赤芍、木瓜、澤瀉各10克,生地黃15克,桃仁、紅花、川芎、桂枝、蜂房各6克,丹參9克,茯苓12克。水煎服。  腎虛型  【證見】 腰痛而酸軟,喜按喜揉,足膝無力,遇勞更甚,臥則減輕,常反復發作。脈沉細或細數。  【治法】 補腎益精。  【方藥】  1.主方左歸丸加減  處方:熟地黃20克,山藥、枸杞子各15克,山茱萸、菟絲子、茯苓、牡丹皮各12克,桑寄生、龜板各30克,牛膝15克,牡丹皮、澤瀉各lO克。水煎服。  若腎陽虛者,去牡丹皮、澤瀉、龜板,加熟附子12克,杜仲15克,肉桂5克,淫羊藿12克。  2.中成藥  舒筋活絡健腰丸,每次5克,每日3次。  骨仙片,每次4。6片,每日3次。  壯腰補腎丸,每次lO克,每日3次。  3.單方驗方  補骨脂粉:補骨脂10克,炒后研為末,黃酒沖服,每日1次。  溫腎止痛丹  處方:附子12克,淫羊藿、巴戟天、杜仲、桑寄生、黃芪、熟地黃、當歸、赤芍、白芍、懷牛膝各15克,川芎9克,雞血藤30克。水煎服。  溫腎通絡湯  處方:熟附子18克桂枝9克,淫羊藿18克,巴戟天15克,白芍15克,赤芍15克,丹參15克,牛膝15克,當歸10克,川芎10克,忍冬藤15克。水煎2次分2次服,每日1劑。  補腎壯腰湯  處方:熟地黃20克,山茱萸15克,山藥15克,杜仲12克,淫羊藿15克,狗脊12克,赤芍15克,丹參15克,桑寄生30克,熟附子10克,雞血藤20克。水煎2次分2次服,每日1劑。其他療法   1.敷貼法  制草烏15克,生姜10克,鹽少許,共搗研成細末,加酒少許炒熱,布包外敷貼痛處。適用于寒濕腰痛。  蔥白30克,大黃10克,共搗爛,炒熱后外敷貼痛處。適用于濕熱腰痛。  當歸、川芎、乳香、沒藥各30克,醋300毫升,先將諸藥在醋中浸泡4小時,再移入鍋內加熱數10沸。然后以紗布放人醋內浸透,趁熱敷貼腰痛處,冷則更換,每次連續敷4—6小時,每日1次。適用于瘀血腰痛。  2.熨法 肉桂30克,吳茱萸90克,生姜120克,蔥白30克,花椒60克,共炒熱,以絹帕包裹,熨痛處,冷則再換炒熱。適用于腎虛腰痛。  3.針灸療法 一般取腎俞、委中,局部腧穴或阿是穴。寒濕者加風府、腰陽關,勞損者加膈俞、次髎,腎虛者加命門、志室、太溪。還可以根據證候的虛實,酌用補瀉或平補平瀉或針灸并用。劇烈腰痛者,可于委中穴放血,可于腰部穴拔火罐。  4.推拿療法 先在腰部疼痛處及其周圍應用滾法或推法,配合按腎俞、大腸俞、居髎及壓痛點,根據辨證加用有關穴位或適當配合相應的動作運動。然后再用按、揉、擦等法。腰痛治療常見誤區   誤區一:姑息遷就,得過且過   香港的一項調查顯示, 有多于30% 曾有急性腰痛的被訪者,當痛癥發作時選擇“自己搽藥膏/ 跌打酒”,并沒有尋求醫療服務。  誤區二:腰痛只用止痛藥  腰痛發作時,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疼痛上,著重選擇止痛藥,哪兒疼貼哪兒,哪兒疼抹哪兒。殊不知,止痛藥只起到皮膚表面麻醉的作用,會掩蓋癥狀。藥物只能緩解或控制腰痛,平時正確用腰、保護腰才是腰部健康的根本。  誤區三:初見效果,馬上停藥   有時用了一段時間藥,癥狀基本控制住后, 就喜滋滋地隨即停藥。其實這時,病灶處的炎癥只是控制了一部分,尚不穩定,停藥后,會馬上或者反復發作。  誤區四:按摩師≠專業脊醫   腰痛時,人們習慣借助按摩來舒緩疼痛。確實,按摩能起到緩解作用,但不能除根治本,而且腰部和頸部一樣不能輕易按摩,否則容易加重病情,甚至造成事故。專家建議,必須選擇對腰椎有相當認識的專業脊醫來治療腰痛。  誤區五:腰痛厲害時大不了做手術,一勞永逸  腰椎手術是最后不得不用的法寶。腰椎在人們一生中活動較多,經過手術后,這個部位會變得相對脆弱,更容易受到傷害。而且一旦做了“錐體融合術”,就會成為一個為“五斗金”也不折腰的人——已經失去了彎腰的權利。.參考文獻: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0210.htm?fr=ala0_1_1#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rgetad 的頭像
    forgetad

    forgetad

    forget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